Firefox 3的繁中測試版出囉!這代表正式版應該不久候就會推出了。
聽說這一版的Firefox改進了不少之前的問題,所以我就裝來玩玩看了。
當然之前的資料要先備份好囉。
……果然擴充套件沒一個能用的,IE Tab也不例外,可是不用IE Tab,
新版Firefox仍舊無法解決巴哈姆特的Cookie問題,頁面還會是空白,巴哈姆特小屋情況尤其嚴重。
其他我常上的網站倒是都顯示正常:Blogger、學校系統MDWonline、Gmail等等。
有爬過維基百科,關於Firefox頁面顯示不正常有如下一段說明:
關於一些網頁在Firefox下不能正常顯示但在IE下卻可以,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不是Firefox的問題,而是該網頁使用了不符規範的HTML、 JavaScript,IE專有代碼或其它不符合W3C標準的語言,因為微軟的IE不是嚴格遵守這些標準,所以這些網頁在IE下可以正常顯示,而嚴格遵守 W3C標準的Firefox則無法正常顯示。還有一個原因是網頁中包含ActiveX,Firefox只有裝了相應的擴充套件後才能支持ActiveX。隨著Firefox的流行,越來越多的網頁將遵守W3C標準語言,使用規範的語法,頁面顯示不正常這一現象將慢慢轉變。
現在比較流行的解決方法有:
安裝IE tab或者IE view擴充套件,在遇到無法正常瀏覽的頁面時轉為用IE瀏覽。安裝Greasemonkey擴充套件,通過載入編寫好的腳本以支持無法正常瀏覽的頁面。
嗯,好吧,所以Firefox果然要靠IE Tab才能吃遍天下呢(IE Tab可是台灣人寫的喔)。
除了巴哈姆特的問題外,這個最新的Firefox 3倒是沒什麼其他問題,還滿順,
而且有新的名稱(Minefield)與圖示,還不賴,很有新氣象。
不過另外我也不覺得它啟動有比較快就是了(改善的點不在這)。
如果要在明年推出正式版的話,可想而知IE 8應該會視它為勁敵(IE 8也是明年推出)。
今天管版時看到一份轉帖,覺得滿有趣的,大家看看:
出自:新浪新聞中心
Mozilla:瀏覽器漏洞越多越安全
CNET科技資訊網12月11日國際報導 Mozilla基金會以其Firefox Web瀏覽器而聞名。Firefox競爭對手是微軟IE。
關於微軟和Mozilla在瀏覽器開發方法方面的不同之處,Mozilla歐洲分部總裁尼托特有許多自己的看法。上周,尼托特在倫敦的一次會議期間接受了ZDNet UK的採訪,討論了Firefox和IE的安全、網路盜版、開放源代碼的未來。
問:微軟安全戰略主管傑夫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IE比Firefox更安全。你感到吃驚嗎?
答:我對於微軟使用的安全漏洞數量方法感到很吃驚。要評估安全並非易事,缺陷數量也不是衡量安全性的一個標準。我更看好使用修正缺陷的時間──即用戶可能受到攻擊的時間的長期,我們認為這是一個更好的標準。
問:概括地說,微軟稱IE比Firefox更安全的原因是,因為自2004年以來Mozilla修複的缺陷超過了微軟。你對這一觀點有什麼看法?
答:我援引Mozilla產業鏈開發主管邁克的話來回答這一問題,即:美國牙科醫生修複的牙齒更多不能說明我們的牙齒不如非洲人。
問:你對這一說法的看法如何:被修正的缺陷越多,瀏覽器就越不安全?
答:這是一種錯誤的邏輯。如果有缺陷而不修正,在外人看來似乎很好,但問題依然存在。儘管一些舉措會使我們在外人眼里的形象不夠好,但用戶更安全了。真正重要的是我們的用戶更安全了,用戶希望我們能夠採取正確的舉措。Mozilla社區對這一問題有著高於平均水平的理解。
問:因此對兩種瀏覽器中的缺陷數量進行比較是沒有意義的?
答:是不好,因為這就像是對蘋果和柑子進行比較。Mozilla計算的缺陷數量與微軟不同。我們非常透明,無法隱藏或偷偷地修正缺陷。而微軟能夠悄悄地修正產品中的缺陷。微軟服務包的發布通常需要1年,甚至2年時間,在這期間,用戶隨時都有受到攻擊的危險。
我更喜歡我們的方法──透明、保護用戶的安全,即使缺陷數量多會使我們在公關方面處於不利位置。
問:微軟的傑夫對Firefox受支援的時間長度進行了指責,他認為Mozilla對Firefox版本的支援時間還不如Ubuntu等作業系統廠商。你怎麼看這一問題?
答:我們承諾每半年發布一個新的主要版本,但我們的產品是開放源代碼產品,如果需要,我們可以將Firefox 2.2和3的補丁軟件移植到Firefox 1.5中。微軟仍然在對IE 5.01提供支援,IE 6都過時了,更不用說IE 5.01了。
Web仍然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但我們在創新方面已經浪費了許多時間,瀏覽器一直沒有什麼發展。5年時間才推出IE6,這時間也太長了。我們為什麼要一直固守著過時的瀏覽器,阻止網站的創新呢?
問:你自己使用Windows嗎?
答:我過去使用Windows,但我現在使用Mac。
問:為什麼會改變?
答:原因是XP SP2中的最終用戶協定,如果接受了這一協定,就意味著將自己的命運交給了微軟。協定稱,硬盤上的一些文件是加密的,而用戶沒有密碼,如果想讀取這些文件,用戶需要問微軟──微軟採用了數字版權管理系統。這是我的電腦、我的Windows拷貝、我的資料,我不想讓包括微軟在內的任何公司決定我應當如何處理我自己的文件。
我希望控制自己的電腦。我只有二種選擇:不升級到XP SP2或接受用戶協定。因此我轉向了Linux,後來又轉向了Mac。
問:開放源代碼社區未來面臨的主要挑戰是什麼?
答:開放源代碼社區需要解決用戶體驗和營銷問題。目前,大多數開放源代碼軟件是由工程師為工程師開發的,這使得產品在用戶友好方面有所欠缺,我們在Firefox中已經解決了這一問題,其他開放源代碼專案也需要解決這一問題。
問:為什麼說營銷也是開放源代碼社區面臨的一個問題?
答:與以微軟為代表的專有軟件廠商相比,開放源代碼社區的預算通常要少得多,甚至沒有。
的確,不能以修復的漏洞多寡來判定瀏覽器安全與否,那個牙齒的例子真的讓我笑了。
有報告指出,微軟計算漏洞的方法是一次打包修正的漏洞算是一個,而Ff很簡單地修正一個算一個。
在我們選擇使用Windows當作業系統的時候,其實無形中就被制約了,你必須配套使用微軟的其他產品。
我馬上就很好奇,關於瀏覽器的安全問題,Opera表現怎樣呢?
維基百科上是這樣說的:
標準之爭:Opera嚴格執行W3C網頁標準,不支援其它擴展標準和ActiveX,不支援某些只對IE相容的頁面,這樣瀏覽器安全性高,相容性低。
網站的相容性
網頁原始碼標準是一個常見的問題,有不少網頁均不切合W3C的標準,例如使用非標準的獨有標籤、錯誤語法,或是透過偵測瀏覽器來,把特定的瀏覽器排擠在外(Opera是例子之一),該等網站多以IE來測試,使得以其他瀏覽器來排版,會出現不正確的結果,一般用家或不會認為是編碼出現錯誤,而是瀏覽器的本身。
的確,以我實際使用的經驗,Opera的相容性是最差的,例如MSN Space相簿無法正常播放,
但在Ff中不使用IE Tab也能正常播放。既然標準不同,那也不是它的錯。
不過這麼看來,原來IE是最不照標準的呢,再加上市佔率高,這也難怪。
好啦,我想這篇也差不多表達清楚我的想法了,就在這裡收尾,期待正式版的Ff3囉。
4 則留言:
網頁的W3C標準語言,
有那麼重要喔= =
可是有些網頁,
又只有允許IE瀏覽的規定。
這就表示這點其實很廢(爆)
嗯,網頁的W3C標準語言這個我是不懂,不過,只允許IE瀏覽顯然不大對,難怪微軟會被Opera告(爆)。
耶?微軟有被Opera告啊?我只知道他因為反托拉斯法跟Netscape槓上XD
(哎,不過現在Netscape也宣佈停止更新了…一切就交給火狐娘吧*喂*)
W3C標準語言這玩意我沒記錯的話其實也只是W3C他自己公佈的「標準」,不過它確實是和絕大多數瀏覽器最相容也不會跑格式的語法。
以我個人的想法來說,那種IE only的網頁實在很機車,設計者八成是都忘了並不是所有的網路人口家裏的系統都是Windows…Mac的內建瀏覽器可是Safari、自由至上的Linux就更不用說了…= =
嗯,對啊,在台灣用MAC還滿少,歐洲比較多。附一下新聞 Opera向歐盟控訴微軟 要求IE遵循網頁標準: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46753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