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4日 星期五

Video早餐會

今天早上九點半約到老師家看Klassenabend的Video。

…九點半耶!會不會太早了點啊!?

沒辦法,我們七個人加上老師要湊出共同時間其實很難。

我時間算得很準,剛好在九點半時按下老師家的門鈴。

……朱締斯(原諒我自己翻譯她的名字)是第一個到的,

再來就是我了。(她家就住在老師家對面呢。)

飲料:咖啡、茶。

食物:麵包數種,請自行取用。

除了越南人之外,我們正式班的都到齊了。

當然邊看錄影帶之外老師也有講要注意的地方,

畢竟我們都還在學習呀,有很多進步空間。

意外地我在螢幕上看起來不會很肥,

而且因為高腰連身裙加高跟鞋的關係,

身高有加分XD(這其實是個無聊的梗。)

我有幾個地方拍子小不準,稍微跑掉一點。

不過我音質聽起來不錯耶,是說我一直都是以音質取勝嘛!?

是說我的音樂一直都不夠Aktiv,還有右手的部分都要加強。

「音樂要有生命」其實老師是用要有「Luft」(空氣)來講,

你每個音都要從身體有Luft傳到手上、進而讓觀眾聽到,

而這絕不是只有手在動就可以做到的,不是手帶動的就對了。

這其實是個很哲學、很模糊、很難理解的概念,

你本來就看不到Luft,要如何確定有沒有!?

一般只要有七八成以上的音有Luft就很厲害了。

啥?你問我怎麼聽得出來?這是要修行的!(毆飛)

其實我覺得我最大的進步就是,

我漸漸知道某些音樂應該是長什麼樣子了。

以前在台灣的時候,因為不曉得音樂是長什麼樣子,

所以很難去處理,要斷要連什麼的很多細節部分無法掌握。

因為這本來就不是我們的東西,所以不瞭解它的原貌也是很正常的。

現在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張老師在帶學校樂團時,老是覺得我們做得不對,

因為音樂根本不是長這樣子的啊!

當然很多人會覺得這其實沒有標準答案,

我不否認有一部份是這樣,但有一部份是有確定答案的。

台灣的教育失敗的地方很多,但也有其成功之處。

來到這裡,我真的看到了很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覺得學鋼琴的人一定要會點鍵盤和聲,不然就實在太狹隘了。

(請原諒我的偏激,純為個人看法。)

本來很多音樂就是相通的,先不說在巴洛克時期即興是何等重要,

現在的爵士樂甚至流行音樂都是所謂鍵盤和聲廣泛的應用。

那為什麼現在很多學鋼琴的人都只會照譜彈,

譜一拿掉就啥都不會彈了?這絕對是很可笑的一件事。

自命清高,除了古典音樂絕不接受其他音樂,其實是很可悲的。

你如果多去瞭解別人在幹什麼,一定也會更瞭解自己在幹什麼的。

很多流行音樂是很俗,但其中也有可取之處。

現代音樂這塊我就不講,因為我自己有些也不是聽很懂。

爵士樂呢,經過帥帥合唱老師的洗禮我是越來越能體會它的美了。

那種豐富、多變化的和聲色彩,許多搭配都是我以前沒想過的。

很多事情,只要你用心去看,一定可以發現它的美。←雖然這是老梗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