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2日 星期六

音樂?理論?

今天上完團體的技巧課之後,接著吃個東西然後繼續上我個人的主修。

當然還是繼續修我的Bach Ciaccona,老師又提到Bach的音樂結構完善,博大精深,我自然十分同意:

在昨天的Musikverstehen中Bucher就有提到(剛好昨天講的又是巴哈的一首曲子),巴哈曾以一主題,

現場即興演奏了一曲五聲部的賦格。真的很令人不敢置信,就連視譜要彈五聲部的賦格都不是容易的事,

他居然能即興呢!連即興的功力都如此高了,經思考的譜曲更是功力高深。

要演奏Bach的音樂一定要有理論基礎,難就難在你必須向觀眾演示音樂結構,同時又要表達出音樂內涵:

這二者實是密不可分,要如何恰如其分就是功力所在了。

在今天的課中最後,我已經比較能瞭解並運用身體內部的力量揉進音樂裡,不可否認聽起來真的很不一樣,

拉琴是要靠全身而不能只是手在動而已。我一直在琢磨,不過最近比較有體會了。

我們班的David說他老是不知道老師所指的練習是什麼,因為那通常是一種概念或感覺,

非有形之物本來就很難具體形容,我覺得上課時常常討論到很多哲學概念,有時候真的無法馬上瞭解。

當然這種事情旁人也很難幫得上忙,只能靠自己想辦法領悟了。

我從來都很喜歡巴哈的音樂,總能感覺到其中有很多很深的東西,但卻每次都覺得自己表現得不夠,

也是,知道自己的不足,才會進步呀。

老師總一直強調「要能唱得出來才有辦法拉得出來」,藉由唱歌時調整呼吸,輸出「氣」,

然後便運用在拉琴上,當然這點我也是一直在體會中,希望能一直有進展。

接下來即將在1月24日上台,希望這次我的Ciaccona會很不一樣。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回台灣我要聽歐!!!

Grace 提到...

哦,你這麼有興趣啊?
有機會的話一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