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 und Jazz- Harmonielehre爵士和聲學已經上了兩堂課。
我覺得滿有意思的耶。
雖然有些觀念是我已經知道的,
但不免又有一種開啟新視角的感覺。
其實呢,所謂的爵士和聲,說穿了不過就是一連串不解決的七和弦。
這件事雖然我早就知道了,不過從聽覺上而言,仍然是非常「新鮮」。
與之相較,古典和聲非常重視七和弦(或九和弦,blabla……)的解決,
長久以來耳濡目染當然就覺得,要解決才是「對的」。
而從Akustik音響上來說,三和弦給我的感覺是非常「純粹」的,
七和弦則是有一種「混雜」的感覺。
所以一連串未解決的七和弦對我的聽覺來說,
其實是混雜的!但在Jazz而言,這是正常的!
另外還有就是上課都是講英文名詞!
畢竟爵士起源於美國,所以都是英文名詞也還能理解。
我的英文雖不怎樣,但這些名詞對我而言還OK啦。
像這次上課就提到了「Tension 13」,
乍聽之下新奇,其實也是滿簡單的概念。
雖然是一連串不解決的七和弦,但之間的連結也是有邏輯的。
不過我覺得要我將之應用於鍵盤和聲,其實有困難度!
因為現在的流行音樂,並不是走這個路線,
人們還是比較喜歡調性音樂以及純粹的三和弦。
兼之受限於旋律的關係,並不是全部都能改成七和弦一
所謂的「改」更不是簡單地將三和弦直接佳音變成七和弦。
我基礎不錯的部分是對爵士和弦記法很熟悉,
但充其量不過是反應快點而已啦。
總之呢,這堂課完善了我不少理論基礎(例如ASUS4和弦),
覺得還不錯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